别迷信10000小时定律,专家是这样炼成的!

转载  陈雪频   2016-03-25 14:17:43 发布  包罗万象

各种励志鸡汤文中,“天才的10000小时定律”是最被津津乐道的。这一知名定律源自马尔科姆·格拉德威尔的超级畅销书《异类》。他用了莫扎特、披头士、比尔·盖茨和比尔·乔伊等各自领域的天才成长的轨迹,说明了一个道理:这些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,不仅是因为他们天赋异禀,更重要的是,他们都在各自领域训练了超过10000小时,无一例外!

别迷信10000小时定律,专家是这样炼成的!

这样的励志故事是非常鼓舞人心的。你想想看,只要努力训练,你就能成为世界级专家! 不过当你被这个故事激励之后,再回头看看周围的人,并照照镜子看看自己,就会生出一些疑惑: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工作10年了,连个普通专家怎么还没成,不要说世界级专家了。忽悠人吧?!

这就是商业畅销书常给人的错觉。格拉德威尔用了大量的故事总结出了这个规律,但对于如何利用好这10000小时却语焉不详,这导致很多读者“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”。很多人号称有10000小时的经验,但仔细研究就知道,其中真正有效的经验只有不到2000小时,其它时间就只是简单地重复了。

问题出在哪里?有一点是格拉德威尔没有说的,这10000个小时的训练,必须是系统性、有意识地训练,如果你没有这个训练的前提,量变不会引起质变。我尝试从“系统性”和“有意识”这两个层面来说如何高效学习(训练是学习很重要的一部分),让自己能在几年之内成为一个业内专家。当然,能不能成为世界级专家,不仅需要你对这个领域有天分和兴趣,还需要一点点运气。

先说“系统性”学习。一个人的学习往往有三个维度:知识层面、行为层面和心智层面。这三个层面的学习并非是彼此割裂的,很多学习行为同时包含这三个层次的学习,但确实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层次关系。心智层面的学习维度是最高的,很多顶级专家之所以能作为触类旁通,就是他在心智层面修炼到位了。

所谓知识层面的学习,就是你必须系统性地掌握相关领域里面的关键知识,我们在大学里面的专业课程主要就是为了完成这个层面的学习,平时的培训和阅读也是在完成知识层面的学习。很多人读了很多书,每天都会看微信公众号文章,但往往没有系统性,导致他们知道了很多知识,但没有把他们结构化地联系起来,这还不算系统化学习。要弥补这一点,建议大家多看看相关领域的经典书籍。

所谓行为层面的学习,就是要把你知道的东西运用于实践,并在实践中真正理解那些知识。健身和跑步就是非常典型的行为层面的学习,你可能看了很多健身和跑步的书籍和微信,但如果你没有真正地训练就不能算真正理解这些知识。创业和管理也是如此,可能你看过上千本这些领域的书籍,但如果你没有真正尝试过创业和管理,你就不能真正算作这个领域的专家。

所谓心智层面的学习,就是了解你思维的操作系统,思考你是如何思考的,并从一个更高维度去审视你的知识和行为。一些有创新思维和领导力的人通常在心智层面非常发达,他们创造新的知识和改造既有行为,并进入“随心所欲而不逾矩”的层面。要做到这一点,需要有大量知识积累和有意识训练,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感悟。

再说“有意识”学习。比如说有意识阅读,就不能只是凭兴趣阅读自己喜欢的书,而是了解自己的知识短板,阅读那些你还不懂的书籍,建立起一个系统性的知识体系。要了解一个领域里的关键成功要素,需要和这个领域里的顶级专家多交流,努力对标最好的人和组织,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和自身短板,做到“见树木也见森林”,并有大局观和前瞻性。

有意识的实践则是要针对你的优势或者劣势训练,发挥优势并弥补短板。我们每做完一件事情要做复盘,也是希望从经历中学习经验避免教训,把每天的工作都当作不断学习的机会。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有很强的自律精神,如果能够教练指导和队友敦促,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,并获得坚持的力量。

心智层面的有意识地训练往往体现为经常自我反思,各种内观、正念、禅修都可以看做这种训练,私董会和U性理论则是心智层面的群体训练。这种学习不是向别人学或者向自己学,而是向未知的可能性学,由此诞生一些创新的想法和产品。在这个快速变化和知识爆炸的年代,许多以前的知识和经验已经不管用了,我们需要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理论体系,这种心智训练比以往更加重要。

很多励志文章的道理都没错,但往往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,凡事要多想想为什么和怎么做,才能做到找到关键成功因素,并能举一反三。更关键的是,要立即行动起来,反复练习和反思,把工作当作你的使命。否则,就算你知道了很多正确的道理,依然过不好这一生。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
文章标签: ,   ,  
版权声明:本文为转载文章,来源于 陈雪频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发邮件至[email protected],确认后马上更正、删除,谢谢!

发表评论

  1. 铝型材厂家
    铝型材厂家 @回复

    这个真棒!!!这么棒的博客。。

  2. Koolight
    Koolight @回复

    讲过很多道理,依然没有听道理的人过得好。

    • 懿古今
      懿古今2016-03-26 17:53  回复

      @Koolight[呲牙] 是的,就好比那些心灵鸡汤一样,刚开始看着很激励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

  3. 米粒博客
    米粒博客 @回复

    很好的人生轨迹的梳理 贵在坚持

  4. 大学问社区
    大学问社区 @回复

    呵呵哒 有意思

  5. videoclub
    videoclub @回复

    要努力才是哦

  6. 姜辰
    姜辰 @回复

    多想想,举一反三。

  7. heike8
    heike8 @回复

    多想想,举一反三。